Bi2O3-B2O3-ZnO-BaO-CuO五元系统封接玻璃的特性
Bi2O3-B2O3-ZnO-BaO-CuO五元系统封接玻璃是一种无铅低熔点封接玻璃。主要有以下材料特性:
低熔点:该系统的封接玻璃具有较低的熔点,通常在400℃-500℃之间,适用于对温度敏感的电子元器件和材料。
高机械强度:具有高机械强度,能够提供良好的封接性能和可靠性,适用于高精度和小型化的电子器件。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够经受大气、水、酸、碱等不同介质的腐蚀,确保封装材料的长期稳定性。
高电绝缘性: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够确保电子元器件在高电压和高电流环境下的可靠性。
低热膨胀系数: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能够与多种材料(如金属、陶瓷、玻璃等)良好匹配,减少热应力。
Bi2O3-B2O3-ZnO-BaO-CuO五元系统封接玻璃的材料组成及作用
研究分析
首先,Bi2O3在封接玻璃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促进封接玻璃析出Bi2O3晶体。有研究表明,当Bi2O3的含量达到50mol%时,封接玻璃开始析晶,并且此时封接玻璃的半球温度最低;当B2O3/ZnO为2:3时,封接玻璃的半球温度最低。这表明在调整配方时,B2O3和ZnO的比例对封接玻璃的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Bi2O3含量的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析晶温度降低。ZnO含量的增加对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不大,但会降低析晶温度。B2O3含量的增加则会使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析晶温度升高。
此外,BaO和CuO的加入可以明显降低封接玻璃的半球温度。特别是CuO,它不仅作为着色剂,还能显著提高封接玻璃在400nm-1800nm光谱范围内的吸收率。与普通硅酸盐玻璃相比,Bi2O3-B2O3-ZnO-BaO-CuO五元系统封接玻璃的“吸收限”向长波方向移动至可见光区。加入过渡金属着色剂后,可见-近红外区的吸收率显著增加。这种玻璃结构网络松散,非桥氧含量增加,是着色光谱变化的主要原因。
以下是五元系统无铅玻璃材料的组成和作用:
Bi2O3:Bi2O3可以促进封接玻璃析出Bi2O3晶体,且当Bi2O3含量为50mol%时,封接玻璃开始析晶,同时此封接玻璃的半球温度最低。Bi2O3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封接玻璃的熔点,提高其封接性能。
B2O3:B2O3是玻璃形成剂,能够降低玻璃的熔点和粘度,提高玻璃的流动性。B2O3/ZnO对封接玻璃烧结温度影响研究表明,当B2O3/ZnO为2:3时,半球温度最低。
ZnO:ZnO能够进一步降低封接玻璃的熔点,提高玻璃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BaO:BaO可以明显降低封接玻璃的半球温度,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CuO:CuO作为着色剂,可以明显提高封接玻璃在400nm-1800nm的光谱吸收率,适用于需要特定光谱吸收的应用场景。
Bi2O3-B2O3-ZnO-BaO-CuO五元系统无铅封接玻璃的应用领域、研究进展
应用领域
微电子封装:用于芯片的封装,确保芯片在高温和高湿度环境下的可靠性和气密性。其低熔点特性使得封接过程不会对芯片造成热损伤。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在MEMS器件中,用于封接传感器和执行器,提供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连接。
电子元器件的封接:用于电子元器件的封接,确保在高温和高湿度环境下的可靠性和气密性。
光通信和光学传感器:在光通信和光学传感器领域,用于封装光通信器件和光学传感器,确保其在高温和高湿度环境下的可靠性和气密性。
研究进展
结构与性能研究:研究表明,Bi2O3-B2O3-ZnO-BaO-CuO五元系统封接玻璃具有良好的成玻性能和热性能。通过调整各组分的比例,可以优化玻璃的熔点、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封接性能研究:该系统的封接玻璃在封接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烧结流动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够与多种材料良好匹配,减少热应力。
光谱吸收特性:CuO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封接玻璃在400nm-1800nm波段的光谱吸收率,适用于需要特定光谱吸收的应用场景。
结语
Bi2O3-B2O3-ZnO-BaO-CuO五元系统封接玻璃具有低熔点、高机械强度、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高电绝缘性,适用于微电子封装、MEMS器件、电子元器件的封接以及光通信和光学传感器等领域。Bi2O3的析晶作用、B2O3/ZnO的协同效应以及BaO和CuO的改性作用,共同提升了封接玻璃的综合性能,其环保、低熔点和良好的综合性能使其成为理想的封接材料,符合现代微电子技术和环保要求。
